下半身的秘密 好玩的骨頭與肌肉 膝蓋

「髂脛束症候群」是什麼?全面解析疼痛原因與治療方法

髂脛束症候群是什麼? 全面剖析原因與治療方法

髂脛束症候群(ITBS)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運動傷害。這個困擾著許多運動愛好者的問題,不僅影響跑者,對單車騎士來說更是一大挑戰。根據2010年的文獻顯示,約有12%的跑者和15%的單車騎士曾經歷過這個問題。

當髂脛束症候群發作時,會在膝蓋外側產生疼痛感,嚴重影響運動表現。對競技選手來說,可能被迫降低訓練強度或減少訓練量;對休閒運動者而言,則可能影響日常的運動習慣,甚至在比賽時必須退賽都有可能。

髂脛束症候群(ITBS)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運動傷害,也是許多運動愛好者的惡夢
髂脛束症候群(ITBS)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運動傷害,也是許多運動愛好者的惡夢

髂脛束的解剖位置與功能

「髂脛束症候群」的疼痛位置主要發生在膝蓋外側,症狀多於運動的過程中突然發生,而且會逐漸惡化。髂脛束症候群屬於過度使用的類型,常見於跑者、單車族群、籃球選手、足球選手、登山者等。

究竟「髂脛束」是什麼?

它的位置在大腿外側,相當於褲子外側縫線的位置。本質上來說,髂脛束其實並不是肌肉,而是增厚的筋膜組織,比起肌肉,更像是韌帶。因此,髂脛束症候群也並非單純的肌肉拉傷或肌肉受損那麼簡單。

髂脛束往上連結到闊筋膜張肌,並藉由闊筋膜張肌向上連結到骨盆外側(髂嵴,Iliac Crest),往前連結到髂前上棘(腰部前方凸起的骨頭),往後連到臀大肌,並由下臀神經支配,往下則沿著大腿外側下接到小腿外側的突起「脛骨小隆凸」(Gerdy’sTubercle)。

髂脛束是非常表層的肌肉,試著摸看看大腿外側,會找到條狀且充滿韌性的區塊,這就是髂脛束。因為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的特殊結構,讓它能在髖關節伸直時協助大腿外轉,髖關節屈曲時協助內轉。闊筋膜張肌與髂脛束,同時連結了骨盆和膝蓋,因此在走路、跑步、跳躍或只是單純站立時,都可以協助骨盆和膝蓋的穩定。

髂脛束症候群的真正原因

既然髂脛束症候群如此常見,那它的確切成因是否已經被科學界完全理解呢?有趣的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如我們想像的簡單。

最早對髂脛束疼痛的科學解釋,來自1975年James W. Renne醫師的研究。他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他認為髂脛束在膝蓋彎曲和伸直的過程中,會前後摩擦膝蓋外側骨頭(股骨)導致髂脛束、骨膜和中間的滑囊發炎進而產生疼痛,這也是目前大部分人認為的主因,因此這樣的狀況也被稱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ITBS)

但這樣的說法,很早就被質疑,包含:「髂脛束真的會因為膝蓋的活動而移動嗎?」「真的如同Renne所說是前後移動嗎?」甚至連膝蓋周遭發炎的說法都備受挑戰。

John A. Fairclough 醫師,就曾針對髂脛束進行解剖研究,他們發現髂脛束只是膝蓋外側的筋膜增厚區,並藉由肌間隔膜(Intermuscular Septum)牢牢地固定在大腿骨的粗線(Linea Aspera)上,因此髂脛束不太可能會前後移動,更不會產生所謂的「摩擦」。

髂脛束前後移動的錯覺,他們認為可能是來自於運動過程中髂脛束反覆擠壓所造成的。當每次在收緊外側的筋膜時,就會對髂脛束深層的結締組織重複「壓縮與擠壓」

Sanaz Hariri 醫師在2009年的文獻中也提到,在核磁共振的協助下,他們發現髂脛束其實並沒有發炎。

有趣的是,雖然髂脛束本身沒有問題,但髂脛束下方的軟組織卻發生了病變,包含骨水腫(Osseous Edema)和軟骨下侵蝕(Subchondral Osseous Erosion),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並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髂脛束夾擠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Impingement Syndrome)」髂脛束在運動時反覆擠壓、壓縮導致髂脛束下方的骨頭和軟組織受到刺激進而產生疼痛不適

髂脛束在運動時反覆擠壓、壓縮導致髂脛束下方的骨頭和軟組織受到刺激進而產生疼痛不適
髂脛束在運動時,反覆擠壓、壓縮導致髂脛束下方的骨頭和軟組織受到刺激進而產生疼痛不適

髂脛束症候群的治療方式

想到放鬆髂脛束或是想要減緩髂脛束症候群的症狀,相信許多人都會立馬想到用【滾筒】按壓大腿外側的髂脛束吧!然而這可能只是徒勞,髂脛束本身是十分緻密強韌的結締組織,可能沒辦法這麼簡單的放鬆。

2008年的研究發現,如果要讓髂脛束產生1%的變化,至少需要9000牛頓(900公斤/2000磅)的力量才能做到
因此,想要用滾筒在30分鐘內讓髂脛束放鬆似乎不太可能。

2018年的文獻也提到對髂脛束進行滾筒放鬆或拉筋,其實不會影響髂脛束的彈性和軟硬程度,反而會略為增加髖關節的活動度。

這是否代表放鬆毫無作用呢?

對於髂脛束本身而言,是這樣沒錯,不過另一篇在2019年的文獻發現,經過3分鐘的滾筒放鬆後雖然對髂脛束本身沒有影響(髂脛束並沒有變軟)卻能明顯降低疼痛。

這些代表著什麼?

儘管對於髂脛束放鬆與否還有許多爭議,但根據目前的資料我們知道「髂脛束的滾筒按摩」:

  1. 無法讓髂脛束變得柔軟有彈性
  2. 但可以增加髖關節活動度
  3. 並可以降低髂脛束症候群的疼痛
髂脛束的滾筒按摩,雖然無法放鬆髂脛束,但可以增加髖關節活動度,同時降低髂脛束症候群的疼痛
髂脛束的滾筒按摩,雖然無法放鬆髂脛束,但可以增加髖關節活動度,同時降低髂脛束症候群的疼痛

我們依然可以放鬆髂脛束,但不是以放鬆時的疼痛是否有減緩當作標準,因為髂脛束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放鬆的;而是以「放鬆時間」作為標準,針對不舒服的部位,執行約30秒到1分鐘的放鬆即可。

同時也可以放鬆膝蓋周圍的肌肉,讓髂脛束附近的壓力下降,像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後側的腿後肌群和內側的內收肌,同時搭配訓練與動作矯正,讓髂脛束夾擠症候群快速遠離你~

現在有沒有更了解髂脛束了呢? 每個人的髂脛束產生疼痛,都有可能是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臀肌無力、內收肌太緊,抑或是脊椎或薦椎問題,如有疑惑建議尋求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或醫師協助你喔。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那你一定會喜歡阿舟最新出的書《疼痛修復科學:放鬆筋膜X微重訓,精準模式對症解痛,找回身體主控權》,裡面有更多關於髂脛束症候群的放鬆與拉筋方式,同時也分享了如何有效的訓練周圍的動作控制,讓煩人的髂脛束症候群遠離我們。裡面也分享了許多其他常見的下肢症狀,包含髕骨股骨症候群、跑者膝、鵝足肌腱炎等等,相信對你也會有所幫助。

書籍連結:《疼痛修復科學:放鬆筋膜X微重訓,精準模式對症解痛,找回身體主控權》

延伸閱讀:

  1. 透析髕骨外翻的真相-改善的關鍵在腳踝?!
  2. 每3人就有一人有的膝蓋痛-跳躍膝/髕骨肌腱炎到底該如何矯正?
  3. 一個簡單訓練,改善足底筋膜炎、膝蓋疼痛
  4. 鞋子挑選指南
  5. 全面剖析『拇指外翻』的原因/定義/解法

參考文獻:

  1. Hariri S, Savidge ET, Reinold MM, Zachazewski J, Gill TJ. Treatment of recalcitrant 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 with open iliotibial band bursectomy: indications, technique, and clinical outcomes. Am J Sports Med. 2009 Jul;37(7):1417-24. doi: 10.1177/0363546509332039. Epub 2009 Mar 13. PMID: 19286912.
  2. Fairclough, J., Hayashi, K., Toumi, H., Lyons, K., Bydder, G., Phillips, N., Best, T.M. and Benjamin, M. (2006), The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iliotibial band during flex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knee: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Journal of Anatomy, 208: 309-316.
  3. Kim, H., & Shin, W. (2019, December 31). Immediate Effect of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and Flexibility in Tensor Fascia Latae and Iliotibial Band According to Various Foam Roller Exercise Method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Physical Therap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Physical Therapy Research.
  4. Ellis R, Hing W, Reid D. 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a systematic review. Man Ther. 2007 Aug;12(3):200-8. doi: 10.1016/j.math.2006.08.004. Epub 2007 Jan 8. PMID: 17208506.
  5. Ramsey CA (2016) Running from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a guide for preventing overuse injuries. Strategies 29(2):27–33
  6. Flato R, Passanante GJ, Skalski MR, Patel DB, White EA, Matcuk GR Jr. The iliotibial tract: imaging, anatomy, injuries, and other pathology. Skeletal Radiol. 2017 May;46(5):605-622. doi: 10.1007/s00256-017-2604-y. Epub 2017 Feb 25. PMID: 28238018.
  7. Chaudhry H, Schleip R, Ji Z, Bukiet B, Maney M, Findley T. Thre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for deformation of human fasciae in manual therapy. J Am Osteopath Assoc. 2008 Aug;108(8):379-90. doi: 10.7556/jaoa.2008.108.8.379. PMID: 18723456.